经常会听到一些新闻里涉及政府为某些行业制定非甲烷总烃的排放限值。但对于非行业内人士来说,这个名词相当陌生。为什么要对其进行监测?什么是非甲烷总烃?又有哪些行业会涉及到非甲烷总烃的相关标准?以下我们就来探讨下这些问题。
非甲烷总烃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而言,空气中的非甲烷总烃(NMHC)当超过一定浓度之后,就会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在一定条件的太阳照射下,非甲烷总烃会与氮氧化合物和光氧化剂进行互相作用,产生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但对人体有危害,同时也对动物、植物、农作物、甚至建筑材料都存在损害。另外光化学烟雾也是影响能见度,导致交通事故递增的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非甲烷总烃
根据各类标准非甲烷总烃的定义会存在些许差异。例如在《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04-2017)及《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38-2017)中定义为,从总烃中扣除甲烷以后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结果以碳计)。而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则定义为,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等组分。
非甲烷总烃排放途径
非甲烷总烃主要产生于煤炭燃烧、石油燃烧、汽油燃烧、溶剂蒸发、焚烧垃圾、废物提炼等。所以煤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石油炼制行业、橡胶制品行业、合成树脂行业等,均较容易产生非甲烷总烃。故这些行业的排放均被相关标准所限值,并根据要求建立非甲烷总烃监测机制,以控制及改善非甲烷总烃的排放。
对于非甲烷总烃的监测可以说是治理与改善的基础。降低非甲烷总烃的排放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对人体受到的直接危害,而且可以大量减少化学烟雾污染的生成。所以对非甲烷总烃的监测有着其必要性,其对于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存在着重要的意义。